对外联络(基金会)与档案馆联合支部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时间:2021-04-26点击数:来源:对外联络(基金会)与档案馆联合支部


1680E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4月21日副校长崔希民一行走访开滦集团,就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红色矿业史、讲好矿业革命故事进行对接交流,对外联络(基金会)与档案馆联合支部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党总支开展了党建共建活动。

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雨良、开滦集团档案馆副馆长蔡建忠、开滦博物馆馆长王立新等和崔希民一行进行了座谈,双方就党史学习、矿业史溯源、党建共建、档案馆校史馆建设、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张雨良指出,开滦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以共学党史和矿业史、基层党组织党建共建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促进双方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崔希民指出,百里矿区、百余年的开采历史的开滦集团是中国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唐胥标轨铁路、龙号机车就诞生于此,蒸汽机的使用,开启了现代采矿业,结束了人刨马拖的历史;开平矿区作为开滦集团的前身,是最早开展工人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1922年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特别能战斗”!开滦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在塑造矿业文明、人才培养、企业转型、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相信通过此次交流,双方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会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

为拓宽校企双方基层党建协作途径,提升校企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外联络(基金会)与档案馆联合党支部和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党总支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并参观了开滦集团档案馆、开滦博物馆,调研了开滦集团的矿业发展史、煤炭教育史、煤矿工人革命史,对共同挖掘史料,共享研究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矿业革命故事达成了共识。

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开滦博物馆简介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依托开滦丰厚的矿业文化底蕴,由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之一。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开园以来,以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品牌价值,成为了开滦和唐山精美文化名片;成为了传承爱国主义和企业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了广大民众接受科普、人文、历史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了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该矿山公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其中“开滦唐山矿早期工业遗存”晋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滦博物馆是由开滦集团公司主持建设的国企博物馆,坐落在有着130年历史、具有“中国第一佳矿”美誉的开滦唐山矿区内,是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0多平方米。2007年底开始筹建,2008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开馆后即引起国家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开滦集团和唐山市的一张精美的企业名片和城市名片。开滦博物馆也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大型国企博物馆,博物馆的规模、陈列内容都具有鲜明特色,为企业建设博物馆起到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外联络与合作处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